
编者按:2020年,湖南岳阳获国家批复,成为第五个“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一场以修复江湖生态、破解“化工围江”、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为核心的绿色革命,在此澎湃展开,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1年7月,岳阳市委、市政府将核心重任赋予平江县——勇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先锋”!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热土上加速转化为生动实践。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红网岳阳站推出《生态平江物华新》专题,聚焦平江勇闯改革“深水区”的破局智慧,记录向绿而行的创新实践,捕捉绿水青山“颜值”向金山银山“价值”跃迁的鲜活样本。

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唐新民/摄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岳阳讯(通讯员 许排云)见到陈正彪时,平江县瓮江镇塔兴村将军山正迎来降温天气。远处山林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近处绿意蔓延,树叶在冷风中相互摩挲。每年的9月至11月和来年4月至6月是候鸟过境的关键期,这天,他和“打鸟”搭子彭世民手持“长枪短炮”,正在守候中华秋沙鸭过境。“打鸟”是摄影爱好者约定俗成的行业用语,指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的行为。陈正彪连续“打鸟”十年,用光影记录了平江的生态环境变迁。
生态画卷:从镜头到现实的鸟语花香
“2015年初入行‘打鸟’时,城郊四方塘村发现有种非常漂亮的鸟叫红嘴蓝鹊,数量三五只样子,非常少,我跟踪好几天才拍到实物照片。”陈正彪回忆道。

陈正彪(左一)与彭世民山林“打鸟”。
红嘴蓝鹊是一种大型鸣禽,红喙蓝羽长尾,体态优美,观赏价值极高。这种对栖息地生态环境要求严苛的鸟类,在树木种子传播、虫害防治以及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被视为生态系统健康的“活指标”。
“如今大路边、公园里树上到处是这种鸟,数量达上千只。”彭世民笑着说,“老百姓把它看作吉祥鸟,象征幸福降临。”
陈正彪的鸟类图谱见证了平江百鸟呈祥的幸福图景。“到去年底,我已发现并拍到鸟类28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白鹤、黄胸鹀;二级有小天鹅、鸳鸯、蛇雕、草鹗、凤头鹰等四十余种。全省鸟类有525种,平江占比超过一半,是当之无愧的鸟类大县。”
据平江县林业局提供的资料,当地还发现了濒危鸟类海南鳽和湖南新纪录鸟类“丽星鹩鹛”,红外相机更拍摄到国家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的两个超大种群,数量超过20只。

第一批十二只鸳鸯来到汨罗江平江县段越冬。彭世民/摄
生态根基:绿水青山织就鸟类庇护所
“鸟类种群的壮大,源于平江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从红嘴蓝鹊难觅到百鸟齐鸣,从濒危鸟类再现到群鸟起舞,陈正彪深切感受到平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平江县历届党政班子始终如一高擎“生态立县”旗帜,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整合优化了11个自然保护地,完成了汨罗江上游黄金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森林鸟类栖息地封育工程25740亩。生态种植林草总面积达到1866万平方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94115公顷,高于湖南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2%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95.1%,生态环境质量位居湖南省前10位。

绿树成荫的汨罗江平江段风景带。许排云/摄
现在的平江,有山林面积453.8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3%,森林覆盖率达到67.5%,拥有福寿山—汨罗江风景名胜区、幕阜山森林公园、北罗霄森林公园、石牛寨地质公园、黄金河湿地公园等“国字号”生态名片。2021年,平江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趋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吸引了品种繁多的鸟类在这里自由生长繁衍、“安营扎寨”。
意识觉醒:从旁观者到守护者的全民行动
“在仙若村,当地村民误认为我们是捕鸟人,老远就吆喝‘不准捉鸟啊’。”谈起下乡“打鸟”经历,陈正彪亲身感受到老百姓爱鸟护鸟意识的提高,“有好几次发现有鸟撞到‘防鸟网’上,我们和村民一起解救下来放生。救护一只鹰隼的时候,手都啄出血了。”
“‘打鸟’途中发现了‘捕鸟网’,我们都会扯掉毁坏。”彭世民接腔。
在鸟类栖息地周边社区,“守护候鸟,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宣传海报格外醒目。平江县2015年成立县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建立芦头实验林场和幕阜山国有林场沅潭、一峰尖候鸟保护站,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实时掌握鸟类动态,构建起“保护+救护”双轨体系。

林业执法人员收容救护鸟类。
“现在餐馆主动拒售野味,村民发现受伤鸟类都会第一时间联系救护站。”陈正彪这位“打鸟人”长期奔走乡村山野,他见证了老百姓观念的转变。数据显示,近三年平江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2万份,举办专题讲座56场,覆盖群众20万人次。社会公益组织、民间团体和志愿者参与爱鸟护鸟蔚然成风。
“我要建议县林业部门,在汨罗江澄潭村至浯口村地段设立中华秋沙鸭保护地,当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季节性禁钓禁捕。”陈正彪说,这地段十几公里水缓河宽,他已连续三年跟踪发现有二十多只大群,在这里越冬歇脚。中华秋沙鸭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属国宝级动物,喜欢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水域平静生活。

中华秋沙鸭在汨罗江平江段欢快游弋。陈正彪/摄
制度护航:构建候鸟迁徙“放心驿站”
据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股股长何剑光介绍,每年候鸟重点管护期,县里都会开展为期半年的候鸟迁飞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候鸟迁徙通道、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和集群活动区的巡护看守,保障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安全。
县里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监督公益诉讼紧密衔接,“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在护鸟行动中彰显威力。今年以来,检察机关办理涉鸟类公益诉讼案件7件,追偿生态赔偿金18万元。
今年以来,县林业执法人员与森林公安、市场监管局开展“清风行动”和“三清行动”(清网、清夹、清套),查处非法交易野生动物案件3起,收缴工具16件,有效遏制了张网捕鸟、下套猎鸟、撒毒捉鸟等非法行为。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40多次,救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鹰隼、长耳鸮、银耳鸮、“三有”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50多只。

生态护林员巡护鸟类栖息地。
全县1300名生态护林员化身“移动哨兵”,将3000平方公里山林划分为120个网格,对栖息地等区域周密巡护。2024年,护林员累计清除猎夹30余个,举报非法捕猎线索56条,参与救助野生动物124只。
如今的平江,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护鸟格局,平江已然成为长江中游候鸟迁徙通道上的“放心驿站”和“零野味示范区”。假以时日,随着平江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向优,候鸟变“留鸟”,打造赏鸟基地,观鸟经济必将在这片生态福地加速兴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魅力,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又一生动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许排云
编辑:刘良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