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岳阳市岳阳楼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文化惠民、养老服务、城市更新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书写了一份温暖而厚重的民生答卷。红网岳阳站联合岳阳楼区委宣传部推出《幸福N重奏》系列报道,将深入一线,记录一个个鲜活的民生故事,感受发展脉搏中的民生温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潇今 岳阳报道
时值深秋,暖阳正好。10月28日,88岁的任兵老人手提一袋橘子,步履从容地走向他在岳阳市岳阳楼区金鹗山街道的家。
对于腿脚不便的他而言,曾经的家门口台阶是一道每日的“坎”;如今,这道“坎”已被平整的水泥缓坡取代,门旁新装的扶手更让他出入从容。“社区主动帮我申请,工作人员上门量身定制,装了坐便器、扶手和升降晾衣架,生活方便多了!”任兵笑着说,“自己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生活大问题。”

在岳阳楼区金鹗山街道,任兵老人家门口新修建的水泥缓坡和扶手。
今年以来,岳阳市岳阳楼区适老化改造工作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该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围绕“一内一外,内外兼顾”主线,重点针对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的居民聚集区及老龄化程度较高小区内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扎实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470万元,完成1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与生活品质。
在王家河街道枫树新村社区,77岁的毕大爷家中刚刚完成新一轮适老化改造。根据“一户一策”的精准评估,岳阳楼区民政局为他配置了换鞋凳、手杖、助听器、防走失手环、放大镜、床边夜灯等适老产品。“这个手环太实用了!”老人家属拿着形似手表的智能设备介绍,“既能定位又能通话,一年服务费才12元,出现异常还会自动报警。现在老人出门,我们安心多了。”

一道床扶手,一个报警器,为居家老人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适老化改造远不止安装几个扶手那么简单,”岳阳楼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个性定制’真正解决实际困难的改造方案,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细节设计与巧思。”
面对全区17.89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如何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岳阳楼区始终坚持“一户一设计、一户一方案”原则,不断优化改造内容,细化工作流程。通过前期深入走访,工作人员全面评估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从防滑地胶的铺装到扶手安装的高度,从浴室布局到夜间照明系统,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确保改造真正实用、安全、舒适。

专业人员进行上门安装,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适老化器械配置服务。
在推进硬件改造的同时,岳阳楼区更注重持续的人文关怀。岳阳楼区万家坡社区书记陈珍介绍:“我们网格员坚持一日双巡,提供的不仅是日常服务,更是亲情陪伴。无论是理发聊天,还是代购办事,都致力于让子女放心、让老人暖心。”
此外,以今年4月湖南省推出“焕新惠老”政策为契机,岳阳楼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0余家企业报名参与,累计完成改造或商品服务350余人次,带动消费130余万元,发放补助40余万元。这项覆盖面广、补贴力度大的惠民活动,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安全水平,更营造出“尊老、惠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岳阳楼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整合更多社会资源,让更多老年人了解政策、享受服务,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真正托起老年人“居有所安”的幸福晚年。
来源:红网
作者:张潇今
编辑:刘良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