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岳阳讯(通讯员 卢奇)随着深秋至初冬的气温接连走低,全国多地遭遇明显降温与大风天气,心血管疾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很多人熟知寒冷易诱发心肌梗死,但还有另一种隐匿而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也进入高发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需格外警惕这一致命威胁。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像由三层结构(内膜、中层、外膜)构成的弹性通道负责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主动脉夹层,简单说就是这根 “水管” 的内膜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裂口,高压血流从裂口涌入主动脉壁中层,把主动脉的内膜和外膜分离开,形成一个 “假腔”。这个过程极为凶险,如同水管鼓出的薄弱鼓包,随时可能破裂。一旦主动脉完全破裂,几乎没有抢救时间,死亡率极高,且是导致猝死的重要病因之一。
为什么降温季是高发期?
近期冷空气频繁来袭,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 8℃,这种气温骤降正是诱发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有三点:
1.血压剧烈波动:天气变冷时,人体血管会收缩痉挛以维持体温,直接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对于血压偏高、控制不佳的人群,这种剧烈波动会大幅增加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力,极易撕裂本就脆弱的主动脉内膜。
2.血液黏稠度上升:秋冬季节出汗减少,人们喝水量往往随之下降,加上空气干燥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增加,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这会间接加重心脏和主动脉的负担,为疾病发作埋下隐患。
3.交感神经兴奋:寒冷刺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引发血压波动)和心脏耗氧量增加,进一步诱发夹层。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
预防主动脉夹层,核心在于严格控制血压,尤其是在寒潮频发的换季降温时段。
1.遵医嘱服药:这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症状,都必须坚持规律服药,绝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若发现血压因降温出现明显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做好保暖防护:外出时务必及时添加衣物,重点做好头部、颈部、胸部和四肢的保暖,避免血管因寒冷刺激而急剧收缩。在 4-6 级阵风天气里,尽量减少外出频次,降低寒冷空气对身体的直接刺激。
3.避免血压骤升:寒冷天气下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突然飙升。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时腹压骤增引发血压波动。
4.坚持健康生活: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即使出汗减少,也要主动多喝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秋冬日照减少易情绪低落,需注意调节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心血管健康。
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刻就医!
主动脉夹层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的、剧烈的、撕裂样胸痛或背痛,如同 “刀割” 般难以忍受。这种疼痛可能沿着主动脉走向,从胸部蔓延至背部、腹部甚至腿部,同时常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特别提醒:
主动脉夹层进展迅速、致死率高,一旦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原地安静休息,切勿自行走动或等待。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就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总之,在这寒潮频发的降温季,高血压朋友们务必把血压控制放在首位,做好保暖与健康管理,不让主动脉夹层这个 “隐形杀手” 有可乘之机。
来源:红网
作者:卢奇
编辑:刘良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