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叶芬 实习生 李晴 通讯员 丁会云 兰小妹
临湘市詹桥镇壁山村供销合作社。
“我们这里有八味豆豉、绿豆粉皮、洗水茶、红薯粉、土曲酒等50余种农特产品,洗水茶和葛根粉卖得特别好。”1月7日,在临湘市詹桥镇壁山村供销合作社,壁山村党支部书记郭兴星兴致勃勃为记者介绍着,“我们注册了‘壁山红’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线上电商平台,集中推广销售农特产品,来基地的游客也特别青睐我们的农特产品,真正实现了让老区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带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
在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设的这家农特产品供销合作社,将红色教育与供销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破解了偏远山区传统农产品销售的“堵点”和“难点”,在老革命老区发展起了新时代的“红色供销”。
临湘市詹桥镇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临湘市壁山老区与湖北省通城县交界,是典型的山区、边区。195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为革命老区,苏维埃政府遗址、陈文恒烈士墓、红军医院、割耳坡战斗遗址、红军印刷厂遗址均聚集在此,众多红色遗址如同历史的灯塔,照亮壁山片区往昔峥嵘岁月。这个昔日工农红军游击区和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2023年被纳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名单。
据郭兴星介绍,这里原先是壁山中学,废弃多年,如今,随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注入和带动,盘活了闲置资源,建成了集教育、文化、旅游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革命历史展陈、革命烈士陵园、民俗文化展示和军事乐园体验等四个功能区,现已被评为岳阳市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2024年以来,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开展参观学习教育活动107次,参课人数达4178人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红色示范作用。
同时,壁山革命老区红色遗址建设及红色文旅服务配套建设得到完善,对建于1932年的红军医院、红军印刷厂、割耳坡等多个红色革命遗址造册保护并计划复原。
“我们现在推出了壁山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路线,沿线有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壁山烈士陵园、壁山烈士纪念馆、红军医院、瑶文化遗址等景点,即将建成一条溯溪索道,将景点串联起来,带动壁山老区的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郭兴星说道。
壁山老区充分发挥壁山红色旅游发展极核的引领作用,带动项目区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教育培训快速发展,蹚出了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临湘市革命历史陈列馆。
“2024年7月1日,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开放,接待了多批到壁山革命老区开展党建的团队及来红色旅游的游客,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1万余元。”临湘市詹桥镇党委委员刘瑞龙向记者介绍道。项目实施期吸纳当地人员务工,建成后,以壁山村为主的四个村共享教育基地经营性收益,旅游产业带动增加就业机会等,实现了联农带农。
2024年,临湘市着力打造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该项目涉及3个乡镇15个村(社区),包含产业发展类项目13个、就业创业类项目1个、乡村建设类项目6个,总投资1.42亿元,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精准聚焦乡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就业创业等关键领域,围绕全面乡村振兴目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农文旅融合为主线,乡村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构建临湘市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临湘市忠防镇响山生态园。
临湘市忠防镇大石坳网红景点。
临湘市羊楼司镇龙窖山露营基地。
除詹桥镇外,忠防镇、羊楼司镇也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完成“蜕变”:忠防镇响山村通过实施7个公益项目,总投资额达2314.28万元,为响山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响山生态园新增攀岩、飞拉达、水上游船、露天泳池及水上休息区等多项旅游设施,每逢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数量均超过1000人次;羊楼司镇龙窖山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资建设的2.6公里公路为龙窖山村露营基地修通了出入口,露营基地今年开放以来举办了多项大型活动,在旺季时,日均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200人次,附近几个村的农特产品一扫而光……
詹桥镇现代中药材种植加工示范建设项目、大石坳网红景点提升项目、长安至忠防6501铁路文旅改造及配套设施项目、响山村河港治理项目、现代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得益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这把“金钥匙”,一个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在临湘詹桥镇、忠防镇、羊楼司镇落地生花,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乡村经济日益繁荣,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
目前,临湘市已完成18个分类项目,打造景点6处,建成美丽乡村12个、示范屋场60个,项目区内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叶芬 李晴 丁会云 兰小妹
编辑:钟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