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9日岳阳讯(通讯员 王建国 刘白杨)驱车驶入G56杭瑞高速岳阳段,平整的路面、清晰的标线、葱郁的边坡跃入眼帘。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西冲隧道的变化:光洁如新的内壁、明亮柔和的灯光、清晰醒目的标识,以往略显压抑的隧道空间,如今焕发出开阔明朗的新气象。
“变化太大了!隧道里亮堂整洁,墙面也重新粉刷了,开车经过时心情都舒畅了。”常年往返此线的货运司机王师傅的感受,道出了许多司乘人员的心声。这些可喜的变化,源于湖南高速集团岳阳分公司立足长效运营、主动谋划提质,对辖区路容路貌及隧道安全环境实施的一系列精细化提升工程。
疏通“毛细血管”,筑牢安全基石
“去年几场强降雨,隧道口积水严重,虽及时处置,但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改造前,岳阳东管理所所长唐焱提起去年的几场暴雨,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经过详细的勘测和计算,技术人员发现西冲隧道口落原有排水沟过窄,难以应对极端天气。
G56杭瑞高速岳阳段西冲隧道。
解决问题的过程,犹如一场精心组织的“微创手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通行的影响,施工单位抢抓时间,分段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将原排水沟进行拓宽改造。“我们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把对司乘的影响降到最低。”现场施工负责人描述道。
今年入秋以来,几场强降雨过后,西冲隧道入口以往易积水的情况已成为历史。“现在下雨天过隧道,心里踏实多了,再不用担心积水影响安全了。”经常往返于岳阳和湖北的客运班车司机陈师傅欣慰地说。如今,这条被疏通的“地下动脉”,正默默地为隧道的结构安全和车辆的通行安全提供着更坚实的保障。
点亮“生命坐标”,提升应急效能
隧道里的安全设施,就是司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眼睛”和“路标”,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西冲隧道建于2015年,随着时代更迭,部分应急救援标识存在老化、反光效果减弱等问题,且部分安全设施设备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通行要求。
G56杭瑞高速岳阳段西冲隧道内部。
分公司引入高反光标识材料和智能感应系统,新标识在烟雾环境下的可视距离大幅提升,照明系统采用自适应调光技术,能根据外界光线自动调节亮度。隧道内每隔20米就有一处醒目的应急标识,采用最新反光材料,即便在浓烟环境下也能清晰辨识。
“不仅更醒目,还能节能降耗。”总工程师刘超介绍。此外,隧道报警电话、应急广播、隧道管理平台、电力管理平台、远程操控系统完成升级,构建起“监测-预警-疏导”一体化应急网络,远程操控与路地联动实现畅通无阻,隧道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擦亮“流动窗口”,塑造悦行体验
隧道亮化绝非简单的清洗。为彻底改善视觉环境,分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下足功夫,对隧道内壁进行了系统性重新粉刷。
G56杭瑞高速岳阳段西冲隧道入口。
“简单清洗无法解决多年污渍和颜色老化问题,”养护管理部部长樊帅说,“我们选用了环保、耐脏、反光性好的专用隧道漆。”施工如同“隧道美容”,确保涂层均匀光亮,既提升亮度又防止眩光。同时,人行横道、消防设施等标识也进行了增大、提亮处理,更加醒目。
“走进粉刷后的隧道,感觉特别通透,心情都敞亮了!”每天通勤经过此处的车主赵女士对比感受强烈。照明系统同步优化,光线经粉刷一新的墙面反射后更均匀柔和,有效减轻了驾驶疲劳。隧道洞口景观也同步美化,内外一体的新貌让隧道穿越成为舒适体验。
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汇聚成司乘人员口中一句句真诚的称赞。岳阳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司乘人员真切感受到‘很高速、湖南范、不一样’的隧道通行体验。”
路更安,景更美,行更顺。飞驰于焕然一新的西冲隧道,司乘们脚下是更加平坦的道路,眼前是更加明亮的风景,心中是满满的安全感。这一切,正是对岳阳分公司匠心改造、精益求精的最佳印证。立足于对高速公路运营规律的深刻把握,根植于提升公众出行品质的不变初心,下一步,分公司将朝着“安、畅、舒、美、好”的更高目标迈进,让这条湘北交通动脉成为守护万家团圆的平安通途。
来源:红网
作者:王建国 刘白杨
编辑:刘良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