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自贸五载 岳起新程丨绘准产业“路线图”,岳阳自贸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5-09-27 14:56:24 字号:

自贸五载 岳起新程丨绘准产业“路线图”,岳阳自贸跑出发展“加速度”

编者按:五年,是一把时间的标尺,也是一次深刻的跨越。自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挂牌运行以来,这片热土便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中奋楫前行。值此挂牌五周年之际,红网岳阳站推出“自贸五载 岳起新程”系列报道,对话关键部门,全面解读岳阳自贸片区五年来的发展密码,回望来路、展望新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魏麒安 岳阳报道

走进今天的岳阳自贸片区,感受到的是一片产业聚集的热浪。高标准的半导体产业园、高楼林立的数字经济产业综合体、忙碌的多式联运物流园……五年的精耕细作,让这片土地从一张蓝图迅速成长为产业新高地。通过坚持“抓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岳阳片区不仅形成了清晰的产业脉络,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成为区域经济当之无愧的“高标杆”。

产业兴,则区域兴。片区深谙此道,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体系。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尤为显著。以新紫光集团为核心,超400亿元的投资正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半导体+绿色智能计算”基地,承载着“工业芯”“中国造”的雄心。汇川技术项目的落户,旨在建设全国最大的伺服电机生产基地,其产品直接供应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填补了湖南制造业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关键空白。

微信图片_20250924092852_65_6282.jpg

汇川技术。

在新能源新材料赛道,产业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蓬勃态势。攀华400万吨新型薄板、岳纸70万吨文化纸等百亿项目已投产,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吸引了47家企业入驻,为绿色低碳未来储能备电。与此同时,海铭德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遥控器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产值增长高达27%,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开放,是自贸区的天然基因,也催生了片区独特的产业业态。这里建成了运营占地712亩的多式联运物流园、进口农产品仓储加工物流园,构建起“前港后仓”的高效物流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开放通道持续拓展:东盟铁路冷链班列、长江-东南亚电商快线、中老泰冷链专列以及城陵矶至海参崴的直航航线相继开通,“城陵矶港”作为全省统一战略品牌的影响力日益彰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平稳,内河枢纽大港地位突出,这为临港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11.jpg

多式联运物流园。

中非经贸合作是另一大亮点。随着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总部基地开园,片区将产业链延伸至非洲大陆。在科特迪瓦建设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天然橡胶加工厂,在坦桑尼亚布局工厂,初步构建起“海外初加工+国内精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这不仅保障了资源供应,更探索出国际产能合作的新路径,上半年对非贸易额同比增长176%,成果丰硕。

展望未来,片区计划实施“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打造“一主一特”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一幅以创新为魂、以开放为翼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岳阳片区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

作者:魏麒安

编辑:叶芬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