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跻身国家级“最佳实践案例”!岳阳自贸片区物流发展模式获全国推广
2025-09-16 12:35:44 字号:

跻身国家级“最佳实践案例”!岳阳自贸片区物流发展模式获全国推广

红网时刻新闻9月16日岳阳讯(记者 魏麒安)近日,商务部公布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岳阳临港高新区(岳阳自贸片区)探索实施的“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联动发展模式”成功入选并向全国复制推广。

这一集成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标志着岳阳片区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中西部地区联动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443131232.jpg

岳阳自贸片区。

近年来,岳阳片区利用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地区双循环交汇点的区位优势,聚焦物流通道跨区域联动合作,积极探索提升货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能级的有效模式,打造出“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联动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通过机制共建、设施联通、信息共享,显著增强了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为加强跨区域合作联动,岳阳片区积极运用《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和《中西部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合作协议》等政策资源,与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重庆、安徽等多地自贸试验区携手,在协同开放、协同创新、协同招商等领域深化合作,变“竞争关系”为“合作关系”,推动开放辐射范围扩大,为物流通道的联动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425354353453.jpg

岳阳多式联运物流园。

跨区域运输联合是此项创新实践的重要支撑,通过推动属地政府与广铁集团、湖北港口集团、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广州港集团、渝新欧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引导沿江铁路、港口、物流服务机构与政府共建共享中部开放通道,打造跨区域多式联运一体化模式。目前已形成1条主通道,5条核心子通道,铁路已连接南北 200 余个铁路场站,范围覆盖西北、西南、华中、华南等18个省份,水路联通长江上下游沿线19个港口,并通过铁水联运,通道延伸至东南亚、欧美、非洲、中东、印巴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港口,极大拓展了内陆地区的国际物流辐射范围,实现了物流节点从“分散布局”到“连线成网”的跃升。

信息的互联互通是现代物流体系的“神经系统”,岳阳片区建设了通道大数据平台,并推出“中部双循环大通道”小程序,提供“掌上查询”功能,成功联通了云南、重庆、湖南、湖北等省份的港口、铁路场站及运输服务企业的关键物流信息,货运订单、通道列表、行业资讯得以实时更新、一触即查。这不仅构建起一个科学调度、连通高效的跨企运输体系,实现了运力资源的协同管理和货运计划的精准匹配,还主动衔接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通道信息,在节点互联、航线拓展、货源集并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叠加效应和协同合力。

41312313131.jpg

城陵矶港。

系列创新举措带来了显著的实践效果,实施以来,通过推进“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方式,岳阳城陵矶港航线加密至每周80余班次,湖南、湖北、重庆等地水运和铁路运输占比显著提升,物流总成本降低约1.2%,释放出近千亿元的经济效益。该模式还新增了南向出海通道,与传统的东向出海通道形成优势互补,为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的企业打通了经华南港口便捷进出东南亚、非洲国家的物流新路径,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外贸体量的提升,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的有效连接。特别是企业选择经中部双循环大通道的铁水多式联运,相比传统的江海联运,运输时间可缩短5至10天,头程运输费用降低达20%,国际物流效率与竞争力大幅增强,岳阳正从“内陆物流节点”向“国际循环通道枢纽”迈进。

岳阳片区的这项创新实践,不仅是一项物流通道的物理联通,更是一次深层次的机制创新和系统集成,它有效激活了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潜能,强化了国内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为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岳阳方案”。

来源:红网

作者:魏麒安

编辑:刘良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