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理工学院:“三湘智旅”探索AI驱动文旅融合新路径
2025-07-17 15:14:08 字号:

湖南理工学院:“三湘智旅”探索AI驱动文旅融合新路径

图片1111111111111.jpg

图片222222222222222222222.jpg

图片44444444444444444444.png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三湘智旅”调查报告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7月17日岳阳讯(通讯员 朱琼宇 罗昊烨)在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成功举办之际,7月9日—11日,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三湘智旅”调查报告团奔赴岳阳市多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岳阳市文旅局、岳阳市博物馆、岳阳楼景区、洞庭湖博物馆等调研现场,以“生态、文旅、科技”为主线,解锁AI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密码。

团队首站来到岳阳市文旅局,就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展开交流,深入了解当地文旅数字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与推进路径。据介绍,岳阳市以科技为纽带,构建起“历史文脉、生态资源以及智慧服务”的融合发展体系,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历史古迹、湿地生态与博物场馆资源,分阶段推进数字化改造。

随后,团队走进岳阳市博物馆,仿佛踏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入口处的AI语音导览系统轻声唤醒历史的记忆,随着脚步移动,耳边不断传来精准的解说,从商周青铜的纹饰寓意到宋代瓷窑的烧制技艺,清晰又生动。转角处的虚拟历史人物互动屏前,不少游客正与“范仲淹”隔空对话,询问《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虚拟形象的动作神态栩栩如生,仿佛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就在眼前。

在岳阳楼景区,团队成员实地测评AI语音讲解系统的使用率,为外国友人解说古代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诗句,团队成员罗昊烨正用英文解说将“忧乐精神”译为跨越时空的人文情怀,外国友人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每一处细节都记录着岳阳文旅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探索足迹,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科技对文化传播与景区服务升级的关键作用。

团队走进洞庭湖博物馆,与技术负责人围绕生态文旅数字化展开深入交流。展厅内,“湿地数字沙盘”动态呈现着近30年湖泊生态变迁,指尖滑动即可查看不同年份的水位数据与候鸟迁徙路线。江豚主题展区的互动装置前,游客正通过VR设备“潜入”水下,与虚拟江豚群同游。在自然标本区,AR技术让静态的芦苇标本“活”起来,扫描后便展现湿地食物链的动态关系。调研让人直观感受到,科技正让洞庭湖的生态故事从标本陈列变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动叙事。

在团队在完成对岳阳市文旅场所的AI技术应用调研后,将实践阵地延伸至博苑南湖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以“当岳阳遇见AI——探索未来的智慧旅行”为主题的趣味宣讲活动。“同学们手持手机扫描印有商周青铜器、宋代瓷窑等文物图案的图片,屏幕上就会弹出实务的具体解说词,孩子们立刻被这些AI技术所吸引。”团队成员表示,从调研文旅科技应用到向幼儿普及AI知识,是“三湘智旅”实践活动的自然延伸,让技术不仅服务文旅发展,更走进基础教育场景,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的广度与深度。

此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文旅数字化发展现状的调研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思政课”。未来,团队将继续梳理调研数据,以文字与镜头为载体,记录AI技术如何让洞庭湿地的江豚故事“可感”、让岳阳楼的千年文脉“可触”,推动更多地区实现文旅融合创新贡献青春智慧。

来源:红网

作者:朱琼宇 罗昊烨

编辑:刘良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