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6年,人均GDP突破12万元”“打造万亿现代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城市15分钟便民服务圈”……5月20日,岳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描绘了“七个岳阳”建设的宏伟蓝图,一个个清晰的“小目标”,锚定了岳阳的奋斗方向,也展开了岳阳未来的发展图景。
五月初夏,我们眺望不远处的岳阳。实力岳阳迈上新台阶,富饶岳阳实现新跨越,美丽岳阳擦亮新名片,开放岳阳取得新突破,幸福岳阳展现新作为,平安岳阳呈现新气象,新风岳阳营造新生态。
七个“岳阳”既是地区发展的“大愿景”,也是人民群众的“小确幸”。怎么实现七个“岳阳”?红网岳阳站推出《七个“岳阳”》系列报道,深度解析“七个岳阳”的建设蓝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赵曼 向小雨 实习记者 蔡迎 岳阳报道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新时代背景下,幸福是步履铿锵的高质量发展,是不断绘就的民生图景。
5月20日,岳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岳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岳阳力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让“幸福岳阳”在全国成为品牌的目标。
如何让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心关切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解题关键”,归根结底,是要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
《意见》将实施就业创业增收工程作为“幸福岳阳”建设标志性工程之一,提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创新创业,促进群众增收。
到2026年,全市常住人口稳定在500万以上,年均新增城镇就业5.9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除了保就业、促增收以外,《意见》针对教育、医疗以及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展望。
教育强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温暖社保”、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跃然纸上的关键词无一不在诉说着镌刻忧乐精神印记的岳阳背负人民美好愿景,向着幸福奔跑的坚定决心。
借鉴先进经验,筑牢民生保障是“幸福岳阳”面对当下,布局长远的选择。《意见》提出打造城市15分钟便民服务圈,以社区为“圆心”,步行15分钟为“半径”,圈出幸福生活。
到2026年,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中心城区步行15分钟的空间范围内,统筹配置党群服务、养老托育、义务教育、家政服务、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公共文化、应急安全等民生关切服务。
城市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显著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对于人民而言,幸福便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美好”。未来,儿童快乐成长、青年安居乐业、老年老有所养的温暖场景将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蓝图已经绘就,圆梦唯有实干。建设“幸福岳阳”,人民群众是受惠者,也是参与者。要想抵达梦想的彼岸,还需共同奋斗。
附:
七个岳阳③ | 美丽岳阳:续写巴陵胜状 绘就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和谐蓝图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赵曼 向小雨 实习记者 蔡迎
编辑:钟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