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岳阳市自然保护地工作会议暨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专题培训班举行。
会议回顾总结2022年自然保护地工作成效,部署安排2023年重点工作。
红网时刻岳阳4月18日讯(记者 赵曼 通讯员 周军 丰婷)4月18日上午,岳阳市自然保护地工作会议暨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专题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上随机抽选11个自然保护地主要负责人现场作年度工作报告,标志着全省首个推行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年度工作制度全面实施。
岳阳市目前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1个,约占市域国土面积22%,包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并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五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岳阳市林业局把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监管作为重中之重。
会议当天,市林业局发布《在全市自然保护地开展“五清”行动实施方案》,即组织好生态环境问题清查行动、人居环境清洁行动、林下可燃物清理行动、动植物资源保护清风行动、法律条规宣教清朗行动。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龚凤珍出席并讲话,君山区副区长符辉、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童铮参加会议,平江县、临湘市、华容县、汨罗市林业局作典型发言。
2022年,岳阳市组织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5+1”“洞庭清波”“绿盾”和全面监督等专项督查行动,全年共整改各类涉自然保护地问题298个,高质量完成问题线索图斑核查209个,整改率达100%,岳阳市自然保护地实行“1+5”监管机制在国家林长制简报进行典型推介,全市加强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一批自然保护地调整、总规获批,保护监管成效突出。
记者注意到,岳阳市作为自然保护地大市,不仅保护监管成效突出,而且充分利用山水资源,服务全市文旅产业,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提前服务为发展“加速”。针对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开展了洞庭南路历史街区、君山景区旅游建设、屈子祠景区建设、幕阜山旅游开发等20余个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完成了屈子祠污水处理站等6个景区建设项目选址核准手续;优化了城市城景天际线等;完成了自然保护区23个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的报批手续,为全市千亿文旅产业发展前置服务。
利用优势实现生态“变现”。做好山水结合文章,打造网红打卡地,形成独特的生态品牌和生态名片,让生态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生态旅游达到了1401.32多万人次,创收42.67亿元以上。积极开展全市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进行谋划布局,在全市建设秀美林场6处,森林人家11户,成立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1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处,申报生态旅游示范基地4处,推动森林康养旅游项目15个,平江幕阜森林康养基地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认证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会议回顾总结2022年自然保护地工作成效,部署安排2023年重点工作,明天还将进行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专题培训,全市各县市区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保护地股股长和33个国家级、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负责同志以及市林业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会。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赵曼 周军 丰婷
编辑:钟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