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港区:6年9次,省政府授奖!
2023-01-19 13:06:36 字号:

新港区:6年9次,省政府授奖!

红网时刻岳阳1月19日讯(通讯员 刘克宏)1月18日,岳阳临港高新区再次获得省人民政府真抓实干奖励,至此,城陵矶新港区科创中心负责的岳阳临港高新区、新港区先进技术转化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双双获得2022年省政府真抓实干奖。

这是自2017年以来,新港区在科技及军民协同创新两项工作上,连续获得9次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奖励资金累计超过1000万元。

新港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介绍,新港区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园区发展的战略支撑,在产业建设、开放发展、航运物流等临港经济发展上,既要始终保持“量” 的高速增长,又要通过科技创新的驱动,达到“质”的有效提升。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2年,新港区科技财政投入近5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1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研发经费预计12亿元,与GDP占比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与GDP占比达43%。2017年-2022年间,随着科技指标的连年走高,新港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一名,在税收、GDP、集装箱吞吐量、招商引资额、进出口额等的增长,最低起点保持在20%、最高达100%的增幅,远高于全国全省7%-8%的平均增长速度。可见,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港区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新港区对科技投入的决心毫不动摇。对哈工大机器人岳阳研究院成长过程的一路关怀就是典型案例——2018年,新港区组建由中科院院士韩杰才为院长的哈工大机器人岳阳研究院,在航天卫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启研发、孵化。到了2020年,当财政投入接近2亿元时,而该院产业化项目创造税收才1450万元。一些对科技项目孵化没有经验的干部,对该团队科技研发项目信心不足,对该院掀起“存废之争”。李建华调研后认为,科技项目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科技就是一个凤凰,打的是一个地方的发展之基,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短视地用“鸡生蛋”的片面标准来考核。李建华的一槌定音,稳定了队伍和项目。到2022年,由政府出资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基金估值已翻了5倍,该研究院已经与政府资金“断奶”,可以自我造血实现“收支平衡”,产业化项目已经到了产生税收的红利爆发期,共培育了30余家创新型企业,其中15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哈工智能制造、哈工三维、湖南圣尧智能科技等在湖南股交所上市;建设8万平方米的哈工产业园,引进创新企业50家以上,成为新港区一支不可忽视的高新技术产业力量。

434234324242.jpg

哈工智能制造生产的系列产品,已在钢铁行业头部企业,以及航天一院、航天六院等航天军工单位得到应用。

新港区既保持一个“科技芯”,也练就一个“投行脑”,通过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新港区特色成果转化模式。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截至目前,除投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岳阳研究院外,通过政府投资入股15%,引进工程院院士钟掘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由6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团队,自主开发的20余项国际先进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及构件制造核心技术,组建新港区新材料企业“中创空天”,战略性引进了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岳阳公司,形成了新港区的数字经济板块,并购了正虹科技,参与了紫光集团的重组、参股了汉图科技等。

新港区对科技的重视和专注,使该区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热土,吸引了一批“教授创业”团队的入驻,先后有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陆华伟前来创立航风科技,中南大学教授黄诚、黄元春等参与中创空天产业项目创建,湖南大学王国秋前来投资自主开发的遥感新技术岳阳项目,湖南理工学院周宏志教授前来创建3D打印设备的研发、产业化。

14324324334241.jpg

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岳阳有限公司为省属国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主体,图为该公司为某汽车厂商改造的汽车无人装配线。

通过聚集人才,新港区成功搭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获批了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级平台;成功创建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个。目前全区共有35家公共服务平台(含3个院士工作站,3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22个省级以上平台)。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数字产业化方面,抢滩了新赛道新领域,构建了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2023年,新港区将大力实施“五大工程”,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持续发力,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抢占先机。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刘克宏

编辑:钟保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