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砂 摄影 唐仲秋 岳阳报道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写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板块,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脱贫攻坚宣告胜利,到乡村振兴风帆正扬,岳阳经开区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一幅农村美、产业强、农民富的民生新图景在渐次展开。
成果巩固 让民生有质感
水龙头一拧,自来水便哗哗流淌。这是城市居民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镜头,对于岳阳经开区西塘镇廖家桥村村民王六荣来说,却等了大半辈子。“现在应急饮水工程建好了,水量又大又清,什么时候用都有水,方便得很!”王六荣捧着清澈的自来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王六荣家喝上干净水、放心水的变化映射了岳阳经开区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果。
2020年,岳阳经开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区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002户5634人贫困人口告别贫困,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岳阳经开区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以群众为核心,全力以赴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脱贫基础更加扎实稳固、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如何帮助脱贫后的群众巩固脱贫成果,多管齐下防止返贫,是当务之急。
岳阳经开区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衔接不留缝隙。
为了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岳阳经开区重点锁定2020年脱贫户、2021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较低和明显减少的9类人群,聚焦收入是否达到6900元、“两不愁三保障”等指标是否落实,对所有农户开展了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全覆盖拉网式大排查,确保不落一户。
对返贫对象实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岳阳经开区强化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日常管理,加强与行业部门信息比对和信息共享,实行“一月一监测,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推行监测预警信息化管理。
今年来,该区依规依程序新认定监测对象69户189人,并对返贫监测对象制订“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动态消除返贫监测对象的返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两不愁三保障”是实现脱贫的基本条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岳阳经开区还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巧做文章,提高保障质量。
11月11日,走进西塘镇平地中学,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现代化综合教学楼巍然耸立,5000多平方米的标准运动场正在紧张建设中。学校改扩建带来的新变化让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满。谈及学校这几年来的变化,校长李波告诉记者:“对比以前,校园环境变得更好了,师资力量大大提高,各项文化课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投资1800万元,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推进8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现城乡资源互通、发展互赢。同时,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让贫困群众的义务教育有保障,只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内容之一。该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解决群众的教育问题,经开区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为着力点,优化完善各类医疗保障项目,切实做好四种慢病患者签约服务工作,全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5741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部到位,40个行政村(社区)卫生室和村医配备实现全覆盖。
此外,经开区持续推进危房改造。今年全区启动农村危房改造65户,已全面完工,11月底前可实现拎包入住。
面对去年洪涝灾害和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岳阳经开区出台《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灾情影响促进脱贫户、监测户持续增收工作实施方案》,从投入、产业、就业、兜底等方面出台了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的举措。经统计,2022年度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7928元,同比增长29%。
城乡一体 让乡村更宜居
11月8日上午,岳阳经开区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十四五”期间全区拟建项目60个,总投资2亿元,建成后将全力助推经开区乡村振兴加速跑。
如今,岳阳经开区460.972公里的农村公路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在绿水青山间,不仅保障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还带动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日子”是岳阳经开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该区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环保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五个一体化”,让建设成果惠民生,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现代生活的美好。
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映照出城乡建设的同频共振。岳阳经开区坚持规划先行,组建了由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理工学院专家教授牵头、区乡村三级干部参与的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专业团队,深入村组调查,历时一年高标准出台了《岳阳经开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35年)》,画好乡村振兴“全局图”。
近日,走进康王乡茶蔸村,一幢幢楼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道路阡陌交错,田园、果林描绘出美丽乡村风景。村民谢守运的门口有一个小花园,飘着悠悠清香的桂花树高大挺拔,道路清爽,房前屋后整洁干净。
“往年家门口的沟渠堵满了淤泥、树叶,时间久了水体发臭,气味难闻。如今,村里在每家每户都修建了排污沟渠,把排出去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水清了,环境更好了,我们的信心更足了!”谈及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谢守运喜笑颜开。
乡村要变靓,污水先变样。近年来,岳阳经开区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建设污水处理站12座,完成辖区范围奇西线沿线11个村(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和污水收集管网3000米铺设,并分别在各乡镇(管理处)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发移动式垃圾箱、垃圾桶,同时配套保洁员,建立长效保洁机制,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岳阳经开区农村污水治理由“脏乱差”到“靓净美”的美丽嬗变,正是该区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的缩影。截至目前,全区纳入城乡环保一体化的自然村中,已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3800个,完成率100%;开展“森林城市、绿化村庄”建设,完成绿化村庄建设12个,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农村饮用水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岳阳经开区一大批农村饮水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区3.1万农民群众喝上了方便水、安全水、放心水。
产业兴旺,让村民更富足
日前,在西塘镇新老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一株株挂满辣椒的椒苗随风摇摆,映红了广袤的田野,“火辣”场面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椒”响曲。
“目前,我们在经开区已经种植了1500亩辣椒。”湖南赛红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施玉霞随手摘下一株辣椒,“你看,今年我们的辣椒产量高、品质好,参与种植的村民都得了实惠。”
村民们的辣椒之所以能卖出好价钱,得益于经开区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在该模式的推动下,湖南赛红食品有限公司不仅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还负责保底收购村民的全部辣椒,让农户种无忧销不愁,确保农民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产业兴,则乡村活。多元立体的产业链条、创新多样的产业模式,成为岳阳经开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基石。
在康王乡白湖新村,柚子树上已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丰收的希望从这里起步。
“2021年以来,我们依托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产业发展基地,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白湖新村党总支副书记唐为告诉记者,今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方式,解决30余名村民就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增收致富根本之策,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全区优质稻、茶叶、绿色蔬菜、特色时鲜瓜果、花卉苗木、油茶等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乡村产业振兴,重在农民受益。岳阳经开区出台《关于做好过渡期内产业振兴项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完善建立了联农带农机制,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打造产业基地10个,新拓展黄茶基地300亩,水果基地300亩,油茶基地300亩,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共同体,让农户持续受益。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7家,种粮大户108户,家庭农场103家,星级农庄5家。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金融帮扶助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今年来,经开区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落实,帮助脱贫群众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目前,全区完成新增小额信贷任务400万元,重点用于脱贫户、监测户产业发展。
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未来,岳阳经开区将继续坚定不移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广袤田野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陈砂
编辑:钟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