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又到中秋见月明
2021-09-15 15:32:51 字号:

又到中秋见月明

又到中秋见月明

易石秋

当秋已将半,暑气消退,凉风渐起,天空日见湛蓝,碧海青天之上那轮灿烂的明月,就再次以无与伦比的明艳,走进我们的眼球,走到我们心里。

不知道在似乎亘古不变的日月星辰里,在林林总总的万事万物中,月亮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受到诗人们特别的青睐与追捧。或许是它的孤高旷远,正好寄托着他们孤傲耿介的情怀;或许是它的澄明剔透,象征着他们冰清玉洁的内质;或许是它的银光似水,引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似水柔情;或许是它的阴晴圆缺,引起了他们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感叹……抑或兼而有之,反正月亮几乎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璀璨的星空里最亮丽的星座。

月是诗的宠儿。“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伴随着远古优美的旋律,早在3000多年前,月亮就永远地走进了中国的诗歌里。《诗经·陈风·月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与那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一道光照千秋,那迷离仿佛的意境,那如诗如幻的美,那极尽缠绵的情,引发出千千万万人美丽的渴望。从此诗歌与月亮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山月不知心底事,斜晖脉脉水悠悠”“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形形色色,应有尽有,千载之下人们犹自沉浸在那份朦胧而又圣洁的美好里。李白更是举世闻名的月光诗人,在李白的诗集里,几乎每写到夜晚必有明月相随,明月,孤月,素月,好月,舞月,歌月,弄月,侍月,步月,饮月……层出不穷,花样百出,难怪有人用“箫声笛声梦呓声声声应月,明月空月秦淮月月月关情”来赞叹他与月的不解之情。他用月来表达对故乡的深情款款:“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似乎正是月的似水柔情催生了他无与伦比的绝世诗情,触动了他喷涌而出的感情之海,因而月与故乡浑然一体,成为他终生无法割舍的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种月光下的浓浓思念,不仅成为他对故土对家园最平易自然的感情独白,也引发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人的共鸣,成为思乡类题材作品的极致,内化为全人类共同的至性至情。他用月来表达自己的理想追求,“忽复乘舟梦日边”,“欲上青天揽明月”,那无与伦比的豪迈激情,让他在理想的征途上愈走愈远,成为群英济济的中国古代诗坛中无可逾越的高峰,高山仰止。他用月来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空的主观感受里寄托自己的认识与探索,上承屈原,下启苏轼,寓哲理于形象之外,让人回味无穷。他在月下挥洒豪迈,畅享亲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他向月倾诉自己理想失落的无奈与痛苦,“举杯邀明月”,“莫使金樽空对月”,“暂伴月将影”,“(与月)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他借月表达自己对朋友深沉的牵挂与铭心刻骨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他用月表达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山衔好月来”,“且就洞庭赊月色”……甚至传说中李白人生的最后结局,竟然是醉后下水捞月而亡,让自己永远地成为了月影里的幻想。月让李白文思泉涌,李白让月意蕴深沉,诗与月的奇妙组合,让世界平添出无尽的风致。

月是情的使者。它演绎出的千种情思,万般思念,让望月怀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悠远的传统,一种深邃的文化。安史之乱中困居长安的杜甫,在血雨腥风之中,生死未卜之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看到一轮明月,立即忘记了自己,对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的思念油然而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脱颖而出,夫妻情、骨肉意跃然纸上,千载之下犹读之凄然,感同身受。“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对弟弟、对家人的深沉的思念,对美好稍纵即逝的惋惜,对平安与幸福的热切期盼,穿越历史的时空,至今还在我们的跟前呓语,仍馨香漫漫,温润着我们的心扉。那明朗皎洁的月光,穿越千年的时间隧道,至今仍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透过明月,透过亲情,去解读那神秘的宇宙密码。

月是民俗的瑰宝。中秋赏月是我们民族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就已有“中秋”一词,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纷纷仿效,中秋时节,对着那轮又圆又亮的明月祭拜,寄托情怀。久而久之,这种活动也传到了民间,成为一种习俗了。因为八月秋高气爽,天空澄明清澈,纤尘不染,有了碧海青天的陪衬,八月十五的月亮也似乎比其他几个月的更圆润,更饱满,更光彩灼灼,这正与中华民族大团圆的心理趋向相融洽。人们仰望天空中那轮宛如玉盘的朗朗明月,期盼与家人亲友团聚的情怀便油然而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那种观赏,那种思念,那种祝福,那种甜美中的失落,失落中的甜美,凝注成永恒的颙望,永远的丰盈着一个民族的记忆,慰藉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遗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一轮满月正冉冉升起,让我们抬起头来深情凝望,感受诗情,品味亲情,寻觅爱情,洞彻世情,迎来一个蓝汪汪亮晶晶的世界。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易石秋

编辑:钟保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