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处在湖南发展的关键期,全省县(市、区)党委换届工作陆续完成。选出新班子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换届后各县(市、区)如何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对于我省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至为重要。“开好局 起好步——80后书记县长谈”专栏,邀请80后的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结合班子建设、乡村振兴等,谈谋划、话思路、促发展,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努力汇聚起建设三湘四水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
汨罗是一座极具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的城市,在矢志不渝的求索精神、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负重奋进的骆驼精神的强烈感召下,全市人民向着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坚实迈进,闯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汨罗路径”。这其中,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最重要的着力点和强引擎。接过接力棒,我们将进一步坚定目标和方向,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加速壮大循环经济和工程机械配套等优势产业,建强两个特色园区,以发展模式的“专精特新”促推工业企业发展壮大,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彰显汨罗担当和作为。
以“专”的思维做好园区规划。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落实“五好”园区建设要求,建立科学系统的产业选择、价值链定位、园区配套增值服务需求规划体系。按照“一区两园”(一区: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园: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整体设想,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原则,高标准编制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其功能区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产业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高度衔接,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同步做好调园扩区工作。按照省级园区“一主一特”原则,精准确定主导产业,科学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园区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严守“三线一单”发展底线,强化空间、强度、排放管理,推动整体经济向绿色化、低碳化、安全化、循环化转型。
以“精”的品质服务实体发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行“罗城店小二”制度,一企一策,专人专班,全流程服务项目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施“一网通办” “一门通办” “全程代办”,强力清理整治违规收费,着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高标准、高起点建好高铁新城,精准提供水利、电力、路网、管网、燃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生活配套项目落户园区,深化产城融合。布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项目招商阶段同步邀请金融单位参与谨慎性调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加快建设湘北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规划建设循环经济职业学院,加强校企合作、校产融合,依据企业需求加强人才技能培训,提高产业技术人才匹配能力。
以“特”的优势壮大产业集群。立足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新材料深加工、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链,做强“大龙头”,培育“小巨人”,5年内建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企业1家、50亿元的企业2家、10亿元的企业15家,成功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发挥正威集团、攀华集团、振升集团、中塑新能源、三兴精密等产业链深加工项目龙头带动作用,到2025年,再生铜、再生铝、高分子材料再生塑料产业年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100万吨、150万吨,废钢废不锈钢、高分子材料再生塑料产业年交易量分别达到200万吨、300万吨,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坚持“一集群两中心”产业定位,瞄准500强企业上下游和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6大主机企业配套,从主机企业所需的工程机械关键总成零部件、标准件、结构件企业、表面处理企业进行选商、招商、重点帮扶,推动长沙工程机械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提高到50%,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配套产品贡献率达到30%。
以“新”的举措提高发展质效。建设面向市场的园区服务机构,剥离园区管委会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突出园区经济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管委会+公司”的管理模式,同时打破选人用人身份壁垒,推动“全员起立”人岗相适,积极探索“档案封存、员额总控、全员聘任、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公司化管理模式。继续深化“政企合作、两地共建”合作模式创新升级,发挥区位优势,与湖南自贸区、长沙经开区形成产业联动。建立以“五好”园区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以投资强度、销售收入、税收、能耗、排放等为主要指标的亩产效益评价,严格考核,奖罚兑现。树立工业互联网思维,建好科技创新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项目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通过系列组合拳,使汨罗经济发展保持在高质量轨道上运行,不断提升产业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打响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品牌。
(作者:林恒求,系汨罗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 )
来源:红网
作者:林恒求
编辑:江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