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临湘市马家洞村:脱贫村里的一场百年党史微宣讲
2021-04-19 13:10:58 字号:

临湘市马家洞村:脱贫村里的一场百年党史微宣讲

图片10.jpg

近日,临湘市忠防镇马家洞村的一颗千年古樟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掀起了忠防镇“讲党史、话脱贫、感党恩”宣讲活动热潮。

红网时刻岳阳4月19日讯(通讯员 廖国英)“有个战士住在我爷爷家里,不小心碰坏了一盏马灯,说一定要赔偿,还写了一张欠条。”近日,临湘市忠防镇马家洞村的一颗千年古樟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掀起了忠防镇“讲党史、话脱贫、感党恩”宣讲活动热潮。马家洞村德高望重的老人、脱贫群众代表、驻村工作队员、镇村干部都围坐在村里的千年古树下,重温党史,畅谈脱贫后的变化,共商致富良策。

在这场屋场会中,86岁的袁美英娭毑与大家一起讲述了这段发生在抗日时期的往事:1945年5月,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抗日支队自鄂南进入临湘,从药姑山转战大云山,战士们曾在树下休整,当夜住宿在马家洞大同组袁娭毑祖宅。说起这张欠条,袁娭毑满怀遗憾,她的爷爷当欠条作为宝贝传到了她的父亲手里,前几年翻新房屋时,欠条不小心遗失了。

精准扶贫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篇章,贫困村脱贫攻坚就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最鲜活的样本。原岳阳市级重点贫困村马家洞村大同组的脱贫群众马元香,全家搬进敞亮的新房:“是党带着我们,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忠防镇青年干部党史宣讲团成员、扶贫办主任郭姝珂也为大家讲起了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半条被子”的党史故事,同时结合自身扶贫工作实际,畅谈了90后共产党员对初心的认识。

“我们马家洞村像我家一样的76户脱贫户,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也是党的扶贫惠民好政策帮扶出来的。”脱贫致富代表、黑山羊养殖能手马兵辉与大家分享自身脱贫经历。其他脱贫群众也纷纷表示,感谢党中央的好政策,在今后的日子一定会鼓足干劲,靠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把日子过得更好。“听完党史宣讲,更加认同了只有感党恩、跟党走,才会真正有奔头。”村民掏心窝子的大实话,道出了马家洞村群众的共同心声。

“我们马家洞老百姓已经脱贫了,拔去了‘穷根子’,栽下了‘摇钱树’,但我们更要持续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发展好油茶产业和乡村旅游。”马家洞村党支部副书记魏海燕细数完村里近年来的显著变化,又说起了往后的规划。

忠防镇党委书记刘庆明表示,全镇将借党史学习教育契机,后段陆续开展更加形式多样的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的“屋场会”,通过零距离与群众交心谈心,引导老百姓更加知党爱党,激发大家感念党恩的深切共鸣,从而筑牢稳定脱贫根基,帮助脱贫群众在新起点上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廖国英

编辑:钟保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