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三号路。
屈原这条“网红路”
曹建赓
春光明媚的周六,漫步于屈原三号路,只见玉树吐翠,杨柳飘绿,不时飞花绕肩,亦闻众鸟争鸣。粼粼水渠里,春水涌动,鱼儿欢跳;广袤的田野,犁翻了的春泥吐露草叶清香。多情的天鹅结队盘旋在天空,含情回眸栖息四个余月诗意盎然的栖居地,喃喃谢别。三号路正是一年春好处,春景春画醉游人。
三号路曾用名南北干,后更名尚磊路,现名X051,屈原人仍习惯叫它的乳名三号路。三号路位于屈原区偏西的位置,纵穿营田镇、凤凰乡全境,将近十八公里长,笔直平坦,是一条纵穿屈原南北,连接城乡的路。
夏天的三号路浓荫密布。
这是一条创业之路。1958年,数十万大军从洞庭湖东汊围垦建成屈原农场,修筑了三十多公里的一线防洪大堤,二十公里的一道撇洪堤。垸内两百多平方公里,遍地湖洲河汊、湿地沼泽,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垸内居民生活生产,出入大多靠木划子走水路,十分不便。屈原垸一时成了四面环水的孤岛。后来,垸内先后修筑了五纵三横的泥土道路,再后来逐渐提质改造为简易砂石路,水泥路,柏油路。三号路就是五纵之一。
当年修筑三号路时的重重困难,常人难以想象:要跨越垸内东古湖、荞麦湖几大湖泊,屈原人一一搬走了暗沙涌动,芦苇遍地,杂草丛生,钉螺密布等等拦路虎。夏秋季节,湖泊水满,无法施工。等到枯水期,却又是冰天雪地,但只能抢抓冬季。吃苦耐劳的屈原人用羊角铁镐,撬开桐油凌冰层,迎着怒号的北风,凛冽的雨雪,挽起裤脚,光着赤脚,置身于淤泥齐腰的湖中,挥铁锹,递水桶,拖草包,推竹板,土法上马筑起路。他们不管什么天气下湖一干就是一整天,早晚不见天,因为上下湖太难,只有人不上岸一干一天。三餐饭用木划子拖到湖中都冻成了冰棍。有的人因劳累寒冷而倒在泥潭中献出了生命,牺牲时双手紧握着铁锹,口里含着湖泥,睁着双眼......屈原的第一代农垦人,就是这样拼着命,苦干了两个严冬,修筑了一条南北通道。这条路饱含着屈原农垦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
这是一条生态之路,三号路两边各栽种了三排或四排水杉树,它们生长了30多年,树的胸径有三四十公分粗,大的达五十公分。树林稠密路段,挤挤挨挨,形成一个自然绿色拱棚,小雨天淋不湿衣服,大晴天晒不着太阳,树林稍稀疏的路段,晴天像把筛子,透射的阳光,形似碎银,散落一地,随风移动,斑驳陆离。你若是春夏时季来三号路绿色长廊漫步,温馨提示您,无论是晴天、雨天,女士请打雨伞,男士请戴帽子,为何?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呀。这里的群鸟“湖”吃海喝,饱食终日,不太讲究公共卫生,随处大小便。一不小心,就会有“鸟屎雨”散落在您的头上、衣上,所以千万要小心。
三号路的秋天,水杉树披上了金色的秋衣,美轮美奂。
三号路水杉树非常有特色,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别有一番情趣。春天的水杉树,刚长出嫩绿碎叶,在和煦春风吹拂下,优哉游哉,扭动着腰肢,象情窦初开,清纯可爱的少女,舞动着浅绿色的衣裙。夏天的水杉树披上一条深绿色长裙,恰似风情万种的女子,格外迷人。鸟儿在树上赛着歌,水杉树成了它们演唱场所。秋天的水杉树有特别神韵,披挂一身金色的外衣,抖擞精神稳重深沉地站立秋风中,就象成熟中年汉子。时至深秋,满地的落叶铺成了一条独特的金色地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寒冬里的水杉树则是银装素裹,玉树临风,神采傲娇,刚强不屈,好一幅仙风道骨的派头。
三号路,东边是数万亩的东古湖、荞麦湖,大多保持着原生态环境,水质优良,水生植物丰富,自然资源丰厚。去年十月底十一月初,稀罕的天鹅,不远千万里,情有独钟东古湖。三号路西边是十里荷塘,万顷良田,风吹稻花千重浪,十里荷花满垸香。三号路的自然天成的田园风光,吸引了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屈原区先后举办了三次全省全国自行车大赛,三号路是主赛道。
冬天的三号路犹如童话中的水晶世界。
这是一条诗意之路。三号路的南端位于营田镇城区水域,淌着楚辞诗韵的汨水入洞庭之处——古塘岔。近些年,屈原区对古塘岔水、林、路、草、景整合整治,使之成为了屈原人民心中风景如画的南湖。古塘岔的东南边是刚建成的屈子诗园,诗园由屈原塑像、舞台、《楚辞》碑林、香草地、诗仙亭若干亭阁组成,集中浓缩展现了屈原区域历史文化。屈子诗园,近万平米的宽阔的广场,广场两侧屈子诗词碑林若200米,由屈原、湘阴、汨罗三地书法名流书写,碑刻了《离骚》《国殇》《九章》等26篇屈原诗歌,屈子诗园成为了屈原人休闲、健身的最佳场所,屈原人民的精神家园。
春风又绿江南,我不禁想起冯唐诗作,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用来献给三号路吧。(照片由宋正军,周洋,王梦霞提供)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曹建赓
编辑:钟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