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广播电视台职工胡勇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岳阳市第237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胡勇收到他所救助患儿父母送来的感谢信和写着“谢谢您的勇气和善良”的小卡片。
红网时刻岳阳6月19日讯(通讯员 郭雨滴 苏扬)“这张卡片和信是我获过最好的‘荣誉证书’。” 6月15日12时许,刚结束4小时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的湘阴县广播电视台职工胡勇,抱着他所救助患儿父母送来的感谢信和写着“谢谢您的勇气和善良”的小卡片,一脸满足。
胡勇,今年34岁。无偿献血、扶贫济困……做好事,对于这个热情爽朗的退伍军人来说似乎是一种习惯。2019年5月8日,胡勇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了解并志愿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从那天起,他就期待着能有机会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
2020年1月20日,他接到省红十字会电话,被告知与一名3岁的小女孩配型成功。没有丝毫犹豫,胡勇欣然答应。“一想到捐赠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一个小朋友的生命,我就什么都不想了。”胡勇说。
5月19日和5月27日,胡勇的血液样本高分辨检验和体检均通过检测,符合捐献条件。
就在胡勇积极准备配合医院进行捐献时,却遭到母亲叶玉梅的反对,“捐献那么多血,儿子身体受不受得了?会不会有后遗症?”胡勇与父亲反复给母亲做工作,告诉她医学早有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还是有点舍不得,但听崽说他只要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就能让一个家庭变得圆满,我觉得应该要支持他。”叶玉梅告诉记者。
选择捐献,并非举手之劳。自此,胡勇就把“保证人身安全”等牢牢记在心里,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锻炼身体。以前从不在意吃什么的他,开始合理安排饮食,加强所需营养的摄入。
每天注射动员剂,服用钙片,还要喝2500ml水……6月10日,胡勇入院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了能顺利采集捐献,他一直积极配合各项工作流程。他的一句话让医务人员印象特别深——“咱们一起努力,共同做好这件事。”
“平日里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宣传捐赠造血干细胞的意义,但捐献感觉更有成就感,希望那位和我有缘的小患者能早日康复!” 6月15日中午12时许,捐献顺利结束,胡勇共捐献造血干细胞100毫升。至此,他成为岳阳市第237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郭雨滴 苏扬
编辑:钟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