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兵的儿媳在家中加工浮标。
扶贫干部在方国兵家中走访。
红网时刻岳阳3月27日讯(通讯员 李季)农历三月三,春光正好,临湘市五里牌街道鸿鹤社区方国兵家,一千多根刚刷好油漆的浮标,整整齐齐晾晒在门前台阶上。
因为自己和儿子身体残疾,找工作困难,方国兵一家2013年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五里牌街道办事处结对帮扶后,将其纳入低保,定期上门送技术、送种子等,帮助其春耕秋收、养殖家畜等,逐年稳步提高种养收入,现在方国兵已经脱贫两年多了,扶贫干部仍然经常来这里走访。
“脱贫不脱政策,以前的优惠政策一样都没有减少。”方国兵坐在门口和扶贫干部唠家常,他身后的偏屋里,机器正嗡嗡作响,那是他的儿媳正在加工浮标。“疫情发生后不能出门,厂里就搬了一台机器到我家里,儿媳在家里加工浮标,不用出门一个月可以拿一千多块工资。”
因残致贫的贫困户是扶贫工作中棘手的“硬骨头”,让照顾病人的家人“解放”出来,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来源,是永久性脱贫有力的保障。考虑到疫情和脱贫两项因素,五里牌街道多方对接,将生产车间开到贫困户家中来,由厂里上门送原材料、送技术,收成品,让贫困户尤其是病残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挣钱。
目前五里牌街道已有40户贫困户通过这种方式在家中加工浮标、艾绒,使照顾病人、挣钱两不误,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李季
编辑:陈砂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