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丨田野“变形记”,激活的不只是农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峥 岳阳报道

“小田”变“大田”不仅让田野更美丽,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还实实在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足马力。

由“小”变“大”,激活的不只是农田,更是吸引了一批能人大户投入粮食种植,土地流转带来了更高的价值,这是当下农村解放生产力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需求。

图片

湖南省备春耕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考察调研现场。

3月8日,湖南省备春耕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来到岳阳市汨罗市,现场考察“小田改大田”建设。继“小田改大田”经验被全国推介之后,近日,“小田改大田”改革经验又被纳入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

观潮君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在解决新形势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问题,而“小田改大田”对重构新型经营关系、激活生产力作出了一次积极探索。

由“小”变“大”  从思路革新出发

过去几年,摆在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亚运案头的问题不多,然而却个个难办。

“汨罗耕地呈细碎化,推行机械化很困难,抛荒撂荒时有发生。”胡亚运坦言,汨罗土地资源丰富,但是零散土地“劝退”了很多种粮大户,形成了“农田没人种”和“想种没地种”的一种恶性循环。

汨罗市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县城,这里与湖南大部分县城有着相同的困惑。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便是实现农机化

WechatIMG451.jpeg

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改田前后的对比图。(图片来源:汨罗市农业农村局)

高丰村,一个破局的契机就发生在这里。

2020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在高丰村实施,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农田平展宽阔,大型器械得以施展,种下的晚稻克服干旱迎来丰收。随后,更大规模的改革也在高丰村铺开。

高丰村党总支书记谭振端决心将全村3000余亩农田都建成良田。经过多方奔走,乡贤黄吉光注资600余万元,交由村集体完成土地流转,建设后转租给合作社经营。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在资本介入后,开始顺畅流动,至此一个完整的系统开始浮现。

如同破晓的曙光,高丰村的成功启发了汨罗农事的新思路。

革新过往的工作思路,汨罗市探索出了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全力推进“小田改大田”。随着1.9亿社会资本的涌入,开始撬动生产体系的改变。项目被精确划分为项目建设主体、经营主体,各方权责明确清晰、利益区间精准定位,土地紧密联系起农户、资方、经营方,并在流转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效益,重新完成了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

图片

“小田改大田”让大规模机械化成为可能。

亦仁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吴安保在体系中找到了位置。多年来,吴安保的种植规模都在千亩徘徊。今年,吴安保一口气“吃”下了桃林寺镇2865亩水田。

“1000亩是一个盈利的临界点。超过1000亩,基础建设、成本投入承受不了。”吴安保告诉观潮君,此次土地改造,由楚之晟控股实业集团出资建设,改造之后更加贴近生产需求。

以地谋发展 实现多方共赢

土地改革核心在地、关键在人!如何实现多方共赢,成为“小田改大田”能否大规模推行的关键。

在“小田改大田”中,汨罗市坚持亩均3000元以上的投资标准,确保“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全面到位。农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吴安保算了一笔账,让他有信心尽快实现盈利。“机械化作业,亩均成本最多可降低200元,肥力增加也让产能提升。”吴安保说,基础设施优化还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农田升级,既带来了生产效率提升,也让经营主体找到了利润增长点。

图片

改造之后,沟渠等水利设施提高生产能力。

从高丰村的点点星火,到大规模推进改革,汨罗市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模式,多项支农扶农政策出台,让江苏省职业农民潘宝童下定决心,以1175万元的价格拿下石桥村3850亩水田。

作为投资方,潘宝童也算了一笔账:“改田之后,土地市场价值将大幅提升。租金上涨至每亩350元,亩均涨幅超过250元。”

此外,五年时间节约下来的租金,能够带来超过500万元的溢价,资金也被投入农田建设。改造之后,农田将增加有效种植面积,这也是可观的利润。

图片

石桥村改田后农田广袤平整。(图片来源:汨罗市农业农村局)

潘宝童认为,改田之后,土地升值实现了收支平衡,而且还是长期收益的保障,更获得了流转关系稳定,符合种植需要的高标准农田,完全契合企业的投资标准。

带动农户增收始终是改革的落脚点。改田之后,农户可以坐享租金溢价带来的长期收入。谭振端说:“高丰村还划分了区域,将来愿意种田的农户,可以种上条件最好的田。”

图片

汨罗市上线农村产权交易大数据中心。

更多的农户,则从自负盈亏的“个体户”成为按劳计酬的“企业人”。去年,仅亦仁村农户在合作社务工收入便超过180万元。

在不断探索与修正中,改革经验愈发明晰。

如今,汨罗市已经形成了“职业农民改种一体”“市属国企+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社”等模式,上线农村产权交易大数据,开通网络VR看地,引入建设银行等提供贷款服务。目前,汨罗市开工建设“小田改大田”6万余亩,增加有效种植面积5%以上。

扇动的翅膀 规模效应激发

如同蝴蝶扇动翅膀,改革带来的规模效应还不仅如此。

亦仁村,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工厂化育秧中心竣工投产。亦仁水稻合作社在具备规模化种植条件后,已经制定品牌化营销策略。

“我们还建设了风干、仓储等设备,可以生产成品粮食。”吴安保告诉观潮君,合作社已经与多个村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五常大米”汨罗版,让收益留在农村、造福农民。

图片

工厂化育秧中心单次育秧能力达1000余亩。

现在,汨罗市已经建成育秧中心32家,大棚面积24万平方米。在农闲时,育秧中心将种植高档红椒,集中供应元旦、春节,亩产值达1.8万元。

在桃林寺镇,一个提供“代育、代耕、代插、代防、代管、代收、代烘、代储、代加、代销”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惠农中心正在营业。“我们提供‘保姆式’全托管或‘菜单式’半托管服务,解决‘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胡亚运说,改革给粮食生产配套服务带来了新变化,也是下一步推进的重点。

图片

汨罗红椒深受消费者喜爱。(图片来源:汨罗市农业农村局)

在“小田改大田”改革中,困扰汨罗市多年的土地细碎化、农业生产副业化等问题正逐步解决,实现生产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获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向观潮君介绍,当前,汨罗市创新“双引双带”“一大模式”,落实投资、建设“两项标准”,调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三方资源”,聚力库容、地力、产量、效益“四个提升”,守住不违背程序、不降低质量、不增加债务、不引发矛盾、不滋生腐败“五条底线”,全市推进“小田改大田”,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探索新路径。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胡峥

编辑:钟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