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城因江而兴,江因城而盛。周敏 摄
红网时刻记者 赵曼 岳阳报道
汨罗,江城同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求索精神,引领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将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融入根茎,生出花来。
文旅融合,以文化之名,行发展之实
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说起汨罗,文化IP响当当,文化传承显然是汨罗文旅融合发展最鲜明的印记。
2020年12月,汨罗成功举办“首届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既深挖文化内涵,又彰显地域特色,搭建一座对外传播汨罗江文化的桥梁。中外诗人流连其中,好评如潮。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记者认为,如何将文化传承“名片”实实在在“亮”出来,带来“产出效应”最为实在。
“首届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现场。周敏 摄
汨罗江上弦歌不绝,桨声不断,端午龙舟文化凝聚了中国传统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在这方热土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纯正且独特。每逢端午,汨罗江上龙舟赛如期而至,汨罗龙舟也成为端午的代名词之一。
以文化之名,向世界推介汨罗,也借力发展汨罗。
“为加速推进汨罗文化旅游融合产业,我们树牢‘项目为王’思想,积极主动对接政策,为文旅融合发展争项目、争课题,积极主动建设项目,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汨罗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李海波表示。
目前,汨罗市已累计投入近20个亿,建成屈子文化园、诗歌国际交流中心、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端午人家民宿度假区、新市滨江风情街、长乐古镇文化休闲古街等一批文旅项目。
汨罗市屈子文化园。
求索不停,步履不停,深挖“文化富矿”每一处价值。
当前,汨罗大力推进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沉浸式体验、龙舟运动体验、度假休闲为主题的屈子文化园产业项目建设,以“故事会+古街休闲+智峰山滑翔+野奢营地”为主要内容的长乐古镇文旅开发项目,同时,川山云湖文旅康养、弼时红色小镇等10多个项目先后启动建设,累计投资达5亿元以上。
端午佳节,汨罗江上龙舟赛事如期而至。周敏 摄
汨罗市各类文旅不仅有龙舟制造、甜酒制作、粽子生产、艾草种植等特色产业,更多的是文化创意、新媒体技术、乡村民宿客栈、康养休闲、体育竞技类文旅企业的新兴发展,文旅从业人员达到1万余人,全市文旅企业和经营户近700家,文旅规模以上企业年营收约30亿元。文旅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
滔滔汨罗江奔涌千年,沉淀了璀璨的人文自然资源。汨罗因势利导,加速推进文旅融合步伐,勾连相关乡镇文化旅游资源,品牌效应叠加放大,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城乡融合“燎原”点点星火
汨罗,远不止屈子遗踪。
汨罗江沿线共有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县级以上文保单位129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重点旅游村、传统古村落、特色文化古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一大批乡村文化生态资源,同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融长临岳的地理区位也成为助力资源。
记者认为,这些从文化层面挖掘是文旅融合的“点点星火”,但是从乡村振兴层面考量,则是城乡融合最坚实的“发力点”。
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端午人家民宿。
记者曾参加过汨罗不少盛大节会,活动之丰富,每每让人感叹这个县级市的巨大能量。多个活动分布在不同特色乡镇,把客请来只需“一张名片”,但是要把客留下来、成为“回头客”,唯有“百花齐放”才是精髓。
点线面体,分区分线,整合资源,每一个乡村都能在城乡融合版图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沿G240线,扶持白水镇西长村、闵家新村,汨罗镇武夷山村,桃林镇永红村,屈子祠镇新茶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推出美食、民宿,打造体验湖乡特色,品味农家生活的“乡味长廊”;沿十古公路,完善智峰山低空滑翔基地探险露营、民宿客栈项目,扶持红花山庄、天井山、百果园、大垅农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项目,开辟八景洞、智峰山红色研学项目,打造好“体育休闲之旅”“农事体验之旅”和“红色教育之旅”。
文创产品手工龙舟。
特色乡村“产”特色。引导汨罗镇瞭家山社区、桃林三新村等建设秀美屋场,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风情”建设,打造“桃林皮粉”“西长栀子花”“白水蓝莓”“玉池山珍”等农特品牌商品,做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酒香不怕巷子深,却怕好酒走不出“深巷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客货邮”为汨罗城乡要素流通开辟了“新线路”。汨罗作为湖南省首批5个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县市之一,充分发挥城乡客运一体化优势,在公交车厢内设置快递存放专用区域,快递“坐”公交车进城,省钱又省事。
城区外的154个行政村全部布点,每天80台次城乡巴士、30条融合专线、163个服务站点有序运营,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汨罗市客货邮物流中心。夏凡 摄
“新线路”还为农村电商直播插上了“最后一根电线”。
汨罗依托新建的市客运总站,建成电商物流园和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运营中心集统一揽收、智能分拣、冷链仓储、信息调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日均分拣包裹10万件以上。同时,快递企业结成利益联盟,共仓共配、同线同行,形成“快递+电商+产品+N”模式。
汨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出了一段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的交响曲。
“ 一区两园”树立产城融合新标杆
诗与远方,在汨罗完美呈现。诗歌原乡成就汨罗“文化高地”,对屈原文化的传承,不仅有精神的凝视,更有物质的承载。
汨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用行动助力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工程机械作为湖南制造业强势产业,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分量尤为突出。
2020年9月27日,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以国家级长沙经开区汨罗飞地园为基础,设立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定位为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配套园区。这个“飞地”园区,也是湖南省唯一正式实施跨市的科技园。
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周敏 摄
“飞地”产业,“飞”出汨罗加速度。
2021年,汨罗创下“一天签约18户”“一天上户6次”“27天签约140户”等一个个新纪录,确保园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上下求索,汨罗再树时代标杆,这次却是产业园。一个“湖南最好、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湖南工程机械四大巨头相聚,成为园区招大引强的“定海神针”,此后更多的工程机械配套项目慕名而来,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的“聚合效应”渐次清晰。截至目前,园区共有签约项目89个,初步形成以三一筑工、山河智能等头部主机为主导,中立智能塔基、大通宝富风机、泰适液压设备等配套企业紧密聚合的产业集群。
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内大通宝富风机生产车间。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只是汨罗产城融合的一个缩影。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园区向好发展为城乡融合提持续供动力。
2022年12月11日,汨罗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指出:“我们要结合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百舸竞帆争上游,汨罗打开两园“双引擎”。
汨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手握”循环经济产业园、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两大园区,整合经济效应不断提升。
目前,高新区已经入驻各类企业366家,规模以上企业147家。2022年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功晋级“千亿园区”。
汨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汨罗市高新区 供图)
“宏开华夏诗歌史,独立东皇太乙前。”
两千多年前,屈原用不朽辞章,在汨罗江畔筑就了光争日月的诗歌高地和人格高标。当代汨罗人不断深挖屈子文化内涵,深化求索精神,以文化之力筑发展之魂,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赵曼
编辑: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