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陆虎:清明时节中医话养生

提起清明,人们首先想到的这是一个传统祭祖节日。其实,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既是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更是户外踏青春游与养生的好时节。不仅在对农耕有指导作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历书》写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万木勃发,阳气大壮。在五行中,肝属于木,与春相应,主升发。从立春萌发生长,到清明之际,达到最旺盛,有利于养肝。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点是多雨阴湿,湿为阴邪容易阻滞肝阳升发,阳气生发不畅,肝风、肾阳虚则易起。且湿邪易损伤脾胃,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同时,肝主疏泻,肝旺则容易犯脾胃,因此,清明时节,在“养肝”的同时,还要注意“调脾”。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季节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调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期被疾病困扰的朋友们可此时借助天机调理身体。

清明养肝重在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排肝毒,以防夏季发生寒性病变。可从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入手。

饮食调养

要注意“四多两少”:

多食养肝健脾祛湿之物,如薏米红小豆粥(薏米600克,红小豆3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具有祛湿,治湿痹,利肠胃,健脾益胃的作用,适合脾虚湿盛。体质偏寒者,可以加一点温补的桂圆、大枣,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多食甘温补脾食物,甘味入脾,如山药、大枣、 姜、蒜、韭菜等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常吃可增强脾胃之气。

多食疏肝理气之品,如陈皮、菊花、 桑葚泡水代茶饮,有疏风清热、平肝降压、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

多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豆、紫菜等,不仅能养肝补肾,还有助提高免疫力。

少食酸辣之物,酸味入肝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

少食大辛大热之品,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物。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中有,己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清明节气标志着昼长夜短,养生应顺从自然,抒发阳气,创造活力,起居上,要注意晚睡早起。同时,清明之季,寒暖交替,乍暖还寒,此时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穿衣要“下厚上薄”。下身要保暖,以助养阳气,尤其老年人和阳气亏虚体质人,更要注意。

运动调养

中医认为“动则升阳,静则养阴”,晨起锻炼,以迎阳气,有助于阳气升发。多走出室外,增加户外活动。在运动调养方面推荐陈氏太极、击打八关、散步、慢跑等等运动量不太大,不出大汗的活动,运动时及时补水。但要注意避免夜间锻炼,防止寒湿之气伤人阳气。

作者介绍

图片

陆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岳阳市中医经典科副主任,“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国医大师熊继柏亲传弟子,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新宇教授、湖南省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擅长中西医治疗心衰、呼衰等急危重症,尤其擅长中医治疗冠心病、心衰、高血压、咳嗽、哮喘、慢阻肺、脾胃、皮肤病等疾病。擅长运用中医经典治疗疑难杂病。

来源: 岳阳市中医医院

编辑:钟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