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岳阳2月26日讯 近年来,临湘市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多举措强化检察监督,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办案质效,审查起诉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08件277人,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6件,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建章立制,夯实生态保护工作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基于这一认识,临湘市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和刑事检察为抓手,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促成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文件相继出台。同时,我们积极构建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联动网络,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跨部门合作长效机制。例如,我们加强与河长办的沟通协作,出台“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对市域14个河湖实现全覆盖,以行政司法合力守护好一江碧水。
强化担当,以公益诉讼守护碧水蓝天。一是拓展案件线索来源,进一步畅通公益损害和诉讼违法举报渠道,争取群众支持参与,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及时移送案件线索。二是充分运用检察建议,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把检察建议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诉前环节。三是充分发挥生态修复赔偿金的作用。针对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的情况,我们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推动生态损失赔偿请求得到法院采纳,既有助于修复生态环境,也对相关违法犯罪形成威慑。
重拳出击,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临湘市检察院着力提升办案质效,保持对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办理了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7·24专案”等有影响力的案件。王某等19人黑社会性质组织长期盗采长江河砂,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严重破坏了长江生态环境。临湘市检察院抽调精锐骨干成立专案组,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及时移送涉案“保护伞”线索至市扫黑办,成功打掉该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了长江生态安全。
源头治理,多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大力惩治违法犯罪,更需防患于源头。为此,我们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以学生带动家长,引导公众提升法治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同时深入乡镇、农村,宣传环境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知识。在办理了雷某等30余人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后,我们立即开展以案释法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来。
来源:岳阳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岳阳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钟保